• 融资
    薪福多获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薪福多是一家人力资源SaaS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薪酬代发与管理、薪酬理财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应用,让薪酬发放变得更加安全、专业、高效。近日,薪福多获8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薪福多2016年4月创立于杭州。薪福多是聚焦企业薪酬福利的一站式增值服务平台,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共同打造的“互联网薪酬+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 浙江薪福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由软银中国携手浙江省商务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隶属浙江省商务厅)、中国国际人才开发中心、 江苏省外事服务中心、天津外国企业专家服务有限公司、湖北外服鑫中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内蒙古金安达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外国企业服务有限总公司、青岛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等全国10多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同组建的昊基人力为基础渠道和资源的全国性薪酬福利服务外包的线上平台,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333个市的服务网点;也是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和共同打造的“新兴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专业机构。
    融资
    2016年12月05日
  • 融资
    印度蓝领招聘WorkIndia获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日本的Asuka Holding WorkIndia是印度一家蓝领求职平台,致力于为蓝领阶层提供配送员、办公室助理、接线员、售货员等多项岗位工作的招聘信息。近日,WorkIndia获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日本的Asuka Holding。 投资金额不详! Asuka Holdings通过其在新加坡的子公司Asuka Global投资了WorkIndia,联合创始人Nilesh Dungarwal说。 WorkIndia3月份从早期投资者Beenext得到一笔融资,并在去年10月从Citrus Pay创始人Satyen Kothari,VentureWorks印度创始人Keshav Sanghi,Discover Capital创始人Riddhesh Gandhi等人筹集了50万美元的融资。 去年推出的WorkIndia帮助公司安置送货员,办公室助理,现场销售主管,电话人员和柜台销售人员。 它有6万活跃用户。 Dungarwal称本月将通过该平台进行约50,000次面试。他说,该公司的应用程序已记录了30万次下载,并每天发布120个新的工作。 该公司由前投资银行执行长和NYU Stern校友Kunal Patil以及前房地产主管和IIM Calcutta校友Ajay Kumar创办。
    融资
    2016年11月25日
  • 融资
    瞄准餐饮蓝领招聘市场,泰国Helpster获2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目前,在中国做蓝领招聘的公司不在少数,而国外蓝领招聘市场也在升温,近日,泰国初创公司Helpster宣布获得2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印度尼西亚的Convergence Ventures领投,Wavemaker Partners和其他投资者参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迭代及扩展印度尼西亚市场。 Helpster是一个蓝领招聘平台,主要面向餐馆及酒店服务员、工厂工人、仓库管理员、家政从业者等求职者。求职者只需填写申请,Helpster就会自动将其匹配给合适的公司。公司收到求职者列表后,可对比挑选出最佳人选,然后双方可直接在应用中发信息或通话。 Helpster联合创始人Mathew Ward认为,以开招聘会、发宣传册、找猎头等传统招聘方式面试求职者,费时费力,而且招到的员工往往很难达标,这一痛点在蓝领行业尤为突出。蓝领招聘的一大特点是突发状况多、临时需求大,招聘的一大要求是“快”,所以除了长期招聘,Helpster还做短期兼职平台,按小时或日工资结算,更加灵活。Mathew表示,这种兼职在想赚外快的学生那里也很受欢迎。 近年来,东南亚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并且中国等地的中低端制造业也在向东南亚转移,东南亚的蓝领招聘市场开始被关注。例如马来西亚创企ServisHero在今年3年拿到270万美元融资,进军泰国。不过Helpster更关注餐饮等服务业,ServisHero着重于清洁工、维修工的市场。除了这两家,打着“Uber一下,家政立刻上门”口号的泰国创企Fixzy,在今年6月也获得了3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主要做单次招聘。Helpster则是今年4月成立,目前要开拓印度尼西亚市场。   本文来自36kr,作者Zo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6679.html
    融资
    2016年11月17日
  • 融资
    帮公司实时获取员工反馈,Glint完成3700万美元融资 帮助企业识别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创业公司Glint完成了3700万美元融资。新注入的1000万美元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六个星期前Glint宣布了2700万美元的C轮融资,领投方是Meritech Capital Partners 和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跟投方包括原有投资者Norwest Venture Partners 和 Shasta Ventures。 为什么固定员工会失望的离开,复杂的组织架构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Glint以简短的无记名统计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全方位评估方法,让企业了解员工对公司管理、福利待遇、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看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Glint能够分析出员工是不是开心,他们的发展目标和公司是否一致;同时Glint的SaaS服务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预测分析等技术,识别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和使用问卷、反馈表的传统方案相比,Glint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实时的最新数据。Glint解决了传统问卷的一个弊端,如果数据已经是几周前或者几个月前,那么价值会大大减少。 在Glint平台上,员工以匿名的方式,收到标准问题的询问,根据各家的不同特点,公司可以自主定制问题。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Byron Deeter表示,Glint可以在个人层面了解员工的需求,让每位员工不再感到自己像齿轮一样运转。 通过Glint的AI技术,企业有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了解员工需求,这种可视性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对员工的参与度和留存率产生有效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大公司,比如United Airlines,Sky Media,Intuit,最近他们其中的很多人加入了Glint的客户名单。 自创立以来,Glint已经筹集了总计6000万美元的资金。新一轮资金的注入将加速其成长,Glint计划明年有100万名员工使用它的平台。 近来人力资源领域成为了投资的热点,Zenefits已经筹集了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估值超过40亿美元。此外,Namely日前完成了3000万美元融资,Hireology则获得了1200万美元。人力资源领域也出现了其他一些小型创业公司,包括获得120万美元的投票机器人Polly,以及获得140万美元的CharlieHR。 本文来自翻译:venturebeat.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6356.html
    融资
    2016年11月12日
  • 融资
    现在的创业成本真的比以前低吗? 编者按:得益于云计算、开源以及移动生态体系,加上孵化器、共享工作空间等各种创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最近几年大家的普遍看法是创业成本空前的低。但是Matter Mark的一篇文章却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现在不再是这种情况了。其分析的依据是成功拿到A轮融资的初创企业占比。当然文章的分析对象是美国公司,这个情况对中国初创企业也成立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跟10年或者20年相比,现在创办一家初创企业要更便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meme是对的:开源代码框架,按需云计算基础设施等移速大幅降低了软件初创企业的建设成本。而快速原型技术、3D打印以及制造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硬件业的大众化。 所以当然,开发初创企业背后的底层技术在今天也许是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容易了。但是从整个公司的建设角度来看是不是也如此呢?回答这个问题似乎有很多种方式,但是我们会把焦点集中在拿到种子轮或者天使融资的初创企业当中能够融到A轮的比例来进行剖析。 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分析?因为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初创企业是利用种子轮和天使投资来开发自己的第一代技术,招聘技术和商业团队的第一批关键成员,进行一些营销试验,并最终获得足够的发展势头,从而说服别人拿到A轮融资来支撑继续发展。 要是现在创办初创企业的成本前所未有的便宜的话,我们预期应该能找到这样的初创企业,跟以前拿到类似融资金额的初创企业相比,这些公司过去几年种子轮融资规模越小应该就越有可能融到A轮。 我们来看一看。 存活率的变化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2004年到2014年间4400多家美国公司A轮的融资数据。我们把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比如生命科学、石油勘探以及硬件排除在外,同时pre-Series A轮前融资额低于2.5万美元的公司也不计算在内。 我们还把这一数据集划分成2个不同的部分: 2004年到2011年间进行过pre-Series A轮融资的初创企业 2012年到2014年间进行过pre-Series A轮融资的初创企业 我们把2015和2016排除在外是因为时间上太接近现在。15年和16年进行种子轮或者天使轮融资的初创企业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展成熟,无法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观察。 横坐标为A轮前融资额范围,纵坐标为A轮融资成功率(圆点)和数量(立柱);蓝色为2004-2011年间,红色为2012-2014年间 我们的分析表明了什么呢? 现在开公司的代价更加昂贵了 现在创办一家公司的代价要比过去更加昂贵了。注意上图可以发现,初创企业在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越多,其A轮融资的成功率就越高。未来融资的成功率也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换句话说,这些相对较新的公司在A轮前融到的每一分钱都跟未来的融资成功正相关,至少在融资额为400万美元以下的公司是这样的。这个点之后,由于数据量比较少,所以很难说这个正趋势是够还会延续。 钱太多的确宠坏了一批初创企业 我们认为进行一些修正是适当的。几个月前,为了确定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太多是否对初创企业造成了伤害,我们进行过类似的分析。那时候我们的结论是:融资请走开! 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对上次使用的数据进行了分解,并且对历史进行了更深入一点的挖掘,我们发现那个建议并不适用于2004年到2011年间。存在着一个非常明确的临界点,大概在200到250万美元的融资额度之间——特定年份的初创企业拿到的A轮前融资在这个额度的话其实是被太多钱宠坏了的(看上图,2004-2011年间拿到200到250万美元以上A轮前融资的初创企业,A轮融资成功率反而逐步下降了)。 还记得大家都在谈的“A轮危机(Series A Crunch)”吗?这是真的。 第3,我们认为大概2012年左右所有人都在讨论的“A轮危机”问题是真的。简单来说是这样:A轮崩塌理论认为,在若干年间拿到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的初创企业数量出现了激增(据Jason Calacanis 统计,2008年中至2012年间增长了5倍,不过当时他并不认可“A轮危机”论)。但是A轮融资数却仍然保持相对稳定。正如Sarah Lacy在2012年时的描述,A轮危机就像是“100个小孩在玩只有20张椅子的抢椅子游戏”。 注意看,2012年前绝大部分拿到种子轮或者天使轮融资的初创企业A轮的融资成功率要比2012到2014年间的那些高得多。这甚至还把2008到2010年金融大衰退期间的进行过A轮前融资的公司也考虑在内了。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那样,大概有2/3的初创企业都没能熬到A轮。 几点启示 按照初创企业和VC界的经验,似乎只有两个大的纪元:前.com时代以及后.com后时代。但是也许我们需要把后.com时代再分解一下。 前crunch时代。在这个时期,初创企业经历了悄然的复苏,处在相对拮据的阶段,市面上只有适量的A轮前资金周转。这也没什么。当时一家公司为了让网站上线也不需要掏500万美元去买服务器。 后crunch时代。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时期,pre-Series A投资者可能已经最终成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大量资金涌入导致烧钱率节节攀升,种子轮成为了新的A轮。 所以现在把历史分为网络泡沫时代、前Crunch时代和后Crunch时代似乎是说得过去的。对于在后Crunch时代拿到种子轮和天使融资的公司来说,烧钱率是很高的,初创企业融到的资金可能比自己需要的多,而成功熬到A轮的公司占比要比10年前更低了。 这是有趣的时期。 这类公司要按照完全不同的融资规则来玩了。   来源 :36kr
    融资
    2016年10月28日
  • 融资
    CDP集团获摩根士丹利旗下管理基金过亿美元级融资 2016年10月27日,在CDP集团主办的全球化论坛上,CDP集团董事长王炜先生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董事总经理陈国劲先生共同宣布,摩根士丹利旗下所管理的亚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摩根私募基金)正式注资CDP集团,成为其战略投资者。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400多位全球知名企业CEO/COO/CFO/CHRO/HRVP/HRD/CTO/ITD,全球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IDC,全球领先解决方案专家SAP等企业领袖共同见证了这历史性一刻。 CDP集团董事长王炜先生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董事总经理陈国劲先生共同宣布战略合作 此次投资是继中国宽带产业基金、欧洲InvestorAB、日本住友集团、美国富达集团注资CDP后的又一重量级投资集团加盟,是2016 CDP集团关键任务之年的又一大里程碑事件。同时,此次投资是摩根私募基金历经数年市场调研和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后,在投资亚太区人力资本管理(HCM)领域做出的重要一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进一步推动CDP集团向全球化及综合化进行,推进海外加速发展,打造亚太HCM“一站式”生态圈。 CDP集团董事长王炜先生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能牵手摩根士丹利。2016年是CDP关键任务之年,作为中国跨国企业,CDP集团以“全球化、多元化、整合化”为目标,不断整合跨界资源,推进全球化战略部署。关于后续CDP集团发展方向,王炜先生表示将融得资金主要做两方面投入:第一,扩大全球化战略布局。通过收购兼并、人才吸纳、跨界合作加速海外市场份额扩张。第二,在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基于SaaS云的“一站式”商业模式,给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在介绍CDP集团发展历程中他说道,在十数年的行业深耕中,CDP集团作为行业颠覆者与挑战者,始终秉承“成就企业,造福员工”的品牌核心理念,打造独创的“一站式”商业模式及人力资本管理模式,助力全球化企业以及正在全球化的中国企业不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陈国劲先生在采访中表示,“人力资本管理是朝阳产业,市场增长稳定,投资于该领域结是结合了数年内外部调研和业务模式分析后综合做出的决定。纵观全球经济形势,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并将中国视为其最大市场之一;同时中国企业未来5-10年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对跨区域人力资本管理之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注资CDP集团是被其SaaS的能力及“一站式”商业模式所吸引。近年来CDP集团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一路驰骋,领先行业平均水平2至3倍,发展模式渐趋成熟,是亚太HCM领域的佼佼者,在汽配、医疗、制造、奢侈品、新能源、金融等行业累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群,发展前景良好。摩根将积极利用其国际资源和经验,为CDP集团及其企业客户全球化提供协助。注资CDP集团对摩根私募基金投资来说,是进军HCM产业其中的重要一步,今后将持续深度布局,投资其他在HCM SaaS领域的领导者。” 此次轰动整个行业的盛大融资,是资本与高科技市场的完美跨界整合,相信CDP集团将集合优势资源助推摩根私募资金在HCM领域的扩展,摩根也将发挥其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推动CDP集团在“全球化、多元化、整合化”道路上快速向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
    融资
    2016年10月28日
  • 融资
    Boss直聘获2800万美元C1、C2轮融资 9月22日消息,Boss直聘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获得2800万美元C1、C2轮融资,C1轮领投方为华映资本,C2轮领投方为高榕资本。据亿欧了解,此轮融资后,Boss直聘将主攻商业化的探索。 Boss直聘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宣布获得2800万美元C1、C2轮融资,C1轮领投方为华映资本,C2轮领投方为高榕资本。据亿欧了解,此轮融资后,Boss直聘将主攻商业化的探索。此前Boss直聘已经获得四轮融资,具体金额并未披露,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今日资本、联创策源、和玉资本等。   Boss直聘诞生于2014年7月13日,是为求职者和未来Boss提供直接线上交流和面试机会的平台,从而让求职者更快速地获得offer。创始人为赵鹏,曾任智联招聘CEO,2013年底联合创办公司点评平台看准网。据赵鹏介绍,Boss直聘的注册用户数达到1065万,注册的Boss数量达到181万,D轮前创业公司覆盖率达到60%以上。企业方使用Boss直聘成功招聘一个员工的平均时间为16天。   在赵鹏看来,传统招聘网站和Boss直聘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招聘网站的特点找信息和传递信息,而Boss直聘是人与人的撮合。当用户使用传统的招聘网站时,最重要的两个功能,一是职位信息,二是搜索器,当把自己的简历发送过去之后这件事就结束了,用户不会知道查看他简历的是什么人,也不会知道对方是否找到了员工。而Boss直聘将求职者和雇主链接到一起,信息也更加公开化和直接。公司招聘,尤其是对于创业公司,需要的就是老板和求职者之间的粗暴对接。   赵鹏认为目前招聘市场已经来到了MDD时代(Mobile+Data+Direcruit)。Mobile(移动)指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招聘产品的使用频次和覆盖用户大幅增加;Data(数据)指的是未来的招聘求职一定是基于收集双方数据后的精准撮合,完成职位技能、公司发展阶段与个人期望、汇报老板与个人等多维度的匹配;Direcruit(直聘)全称是Direction Recruit,指的是直聘模式可消除招聘求职中大量的冗余环节。   未来一段时间,Boss直聘将重点打造品牌IP——Boss直聘精灵直直,会采用品牌合作、表情包推广、漫画推广等方式进行,希望用一种更亲民的方式将欢乐和品牌理念带给用户,并借直直来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和开拓国际市场。据赵鹏透露,目前已经有来自全球的109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在使用Boss直聘。Boss直聘的商业模式分为当下和未来,当下主要是企业方打赏的形式,未来会采用按结果付费的做法。   而对于如何看待资本寒冬,赵鹏表示Boss直聘专注于做好一个产品,资本环境的好坏Boss直聘并不关心。此轮融资完成后,商业化的探索,B端业务的如何收费才是Boss直聘未来关注的重心。   本文作者童慧光,来源:亿欧网
    融资
    2016年09月23日
  • 融资
    企业级云服务提供商电科华云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8月25日报道(文/王艺多) 近日猎云网(微信:ilieyun)获悉,企业级云服务提供商电科华云已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方广资本和长安资产共同领投,润浙资本和峰瑞资本跟投。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此轮融资将主要投入在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产品研发,并加强已有成功案例的复制推广,以及构建体系化运维服务和行业云运营服务的能力。 据了解,电科华云是一家专注于中国行业云和大数据平台产品研发与市场实践的企业级云服务提供商,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上海,北京与成都分别是其销售中心与研发中心。公司为金融、公安、铁路、电力等行业提供云服务,并向党政、军工、水利、能源、医疗等重点行业及特定领域进行推广。 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 1.IaaS平台:以不同规模的私有云和混合云的基础资源管理为主要目标,可实现服务器、存储、网络等IT基础设施的异构资源池化、资源的自动化弹性分配、部署和基础设施易捷使用的快速交付等。 2.PaaS平台:采用DevOps理念,通过对混合虚拟资源、物理资源的管理,实现混合IT的环境交付。基于环境逻辑分区、应用自动化部署、应用环境复用及构建流程自动化编排等核心能力,支撑业务应用的信息交付和数据共享。 3.云一体机:采用超融合软硬一体化架构,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服务化。通过一键入云、应用自动化部署、虚实混管等方式实现开箱即用。 4.云桌面(标准版/增强版):基于B/S架构的按需交付桌面系统,利用专有传输协议、多终端类型支持、实时扩容等技术,方便IT运维管理。其增强版则是在标准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终端安全加固组件、传输安全加固组件、存储安全加固组件和网络安全加固组件。 5.DaaS平台:通过SOA架构体系,将大数据基础平台与业务系统各服务模块扁平化,并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搜索、分析、专题研判等业务需求。 对于本轮融资,电科华云总经理朱宏涛表示,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国内正处于落地成熟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收益。电科华云通过融资完善产品和项目交付能力,有利于行业业务的拓展和推广复制。 而投资人对行业云计算的未来也十分看好,方广资本管理合伙人洪天峰称,电科华云作为国内行业云和大数据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已在政府、运营商、铁路、金融、公安等众多行业实现标杆案例突破。作为这一市场的领先者,电科华云将会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09799
    融资
    2016年08月26日
  • 融资
    专注IT行业的智能招聘平台,虎聘网已完成300万元天使轮融资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8月26日报道(文/吴韩) 今日,虎聘网创始人兼CEO谢军向猎云网(微信:ilieyun)独家透露,智能招聘平台虎聘网在2016年5月获3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宁夏安德投资有限公司和伊冠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资金将主要用于资源整合和市场推广方面。 虎聘网是一个专注于IT行业的智能招聘平台,瞄准的中低端招聘市场。 “中低端是针对求职者的工作经验而言,平台上的求职者大多有0~4年工作经验或应届毕业生。”谢军道。 谢军告诉猎云网:“虎聘网主要分为求职者端和企业端两个部分。在求职者端,平台主要通过一键求职、求职基因库以及智能简历跟踪系统+我要自荐这三部分来实现。一键求职是一个入口,能够贯穿始终。 具体做法是,对求职者端和企业端需求进行定量匹配,对匹配职位进行市场数据分析并反馈分析结果。此外,虎聘网还会针对个人情况定制推送面试题材和面试指导,进而做到精准投递。” 虎聘网的智能化探索还体现在企业端,主要由HR智能SaaS管理系统以及智能职位+简历模板+一键猎才组成。 “HR智能SaaS管理系统具体的做法是,系统主动筛选和屏蔽不匹配信息,并且搭建智能前台管理系统,将智能匹配的简历和主动投递的简历分门别类。而智能职位+简历模板+一键猎才可以说是个性定制的开始。”谢军道。 谢军表示:“虎聘网自上线以来通过五个月的时间对智能系统、用户体验、SAAS智能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更新新和完善。虎聘运用智能招聘系统将企业和人才进行高度匹配,目前,平台求职者约面率达60%-70%,入职率达40%-50%。平台现已服务百度、腾讯、猎豹移动、瓜子网等上千家互联网企业。 预计9月15号会将智能反馈体系、智能咨询、智能推荐等功能推出,并且,对B端进行效果收费。下半年虎聘网将着重布局上海、苏州、南京、无锡、杭州等三角洲地区。” 产品:虎聘网 公司:江苏坤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www.52hupin.com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09817  
    融资
    2016年08月26日
  • 融资
    做程序员笔试面试的牛客网完成 1000 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 做程序员笔试面试的牛客网已经完成 1000 万人民币 Pre-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亿联资本领投,估值暂时不做透露。牛客网的 CEO 叶向宇表示,此轮融资金额将用于团队扩张和企业端笔面试工具的完善,同时也将开始探索更好的 C 端教育模式。   牛客网从抓取程序员笔面试信息碎片进行整合起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了集笔面试系统、课程教育、社群交流、招聘内推于一体的平台,注册用户超过 30 万,“985”和“211”大学的学生占比在 30% 以上。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初创公司,找到合适的程序员人选一直并不容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客网从信息整合做到了企业服务和教育,具体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具:   在线笔试/面试系统 在线笔试系统可以实现在线编程、摄像头监控、跳出识别、代码相似度和通过时间是否异常等功能,同时也能够给出应试者的笔试结果分析,包括代码功能实现率、代码效率和规范性等,可以减少主观题阅卷人的时间、提高效率,这套系统今年曾经服务过网易校招。   面试系统方面,面试人和面试官在约定时间进入这套系统后,面试官可以在线为候选人出题,候选人在线编程解决面试官的问题,另外可以实现两者的视频通话,结束后面试官可以当即进行面试反馈,同时将结果存档记录。   课程直播/在线宣讲会 目前,牛客网的课程直播产品“牛人计划”已经上线,目前已经完成了两门课的直播,直播次数 30 次,付费用户超过 400 人,客单价在 700-1000 元左右;此外,内容方面牛客网已经开始了和极客学院及优达学诚的合作。叶向宇透露,在线宣讲会产品也即将上线。   招聘/内推/广告 在寻找到精准人群后,牛客网直接对接 B 端需求,给用户提供内推机会,解决企业招聘问题,目前牛客网的服务对象包括滴滴、网易、360、蘑菇街、楚楚街等互联网公司。   在线编程比赛 除了课程和考试外,牛客网还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制编程比赛,完成从前期赛题、赛制设计、评委邀约等过程。   牛客网表示,公司已经和网易达成合作,将为 2017 年网易校招内推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在线笔试平台。虽然从今年开始牛客网已经慢慢从 C 端走向 B 端,但是叶向宇表示,将同时抓好 C 端和 B 端两方,形成两端之间的闭环。   来源:36氪,作者:郭雨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9990.html
    融资
    2016年07月25日